📂 文件夹结构总览

本文档提供了整个知识库的文件夹结构说明,每个文件夹都有详细的用途介绍和使用指南。

🗂️ 核心文件夹

🗺️ Atlas - 知识图谱

存放经过思考和提炼的永久笔记、概念卡片、文献笔记等高价值内容。包含各种图表、Canvas画板、数据查询等可视化知识结构。

🃏 Cards - 卡片笔记

存放原子化的知识卡片和零散思考,是自下而上笔记结构的核心池子。通过标签、链接等方式组织,等待时机成熟后结构化整理。

📚 Sources - 来源文献

存放文献笔记和外部资源的引用摘要。按资源类型分类,包含书籍、文章、课程、剪藏等各类来源材料的处理和思考。

🗂️ Spaces - PARA空间

基于PARA方法论组织的行动导向空间,包含项目(Project)、领域(Area)、资源(Resource)、归档(Archive)四个层次的内容管理。

📅 时间管理

📅 Calendar - 日历管理

存放日常笔记、计划回顾、任务管理等时间相关的内容。包含每日记录、周月季年度总结等。

🛠️ 辅助功能

⚙️ Extras - 附加资源

存放支持知识库运行的各种附加资源,包括模板、脚本、提示词、附件等技术支持文件。

📥 Inbox - 收件箱

新创建笔记的默认存放位置,信息处理的第一站。遵循Inbox Zero原则,定期清理和分类处理。

🌸 导览指南

🍀 花园导览 - Garden Guide

数字花园的入口和导航中心,提供主题导览和使用指南,帮助访问者更好地漫游和探索知识库。

📊 整体架构

本知识库采用 ACCESS 笔记组织法,结合以下方法论:

  • PARA方法: 按行动性组织信息(Project/Area/Resource/Archive)
  • Zettelkasten: 原子化卡片笔记和双向链接
  • Digital Garden: 渐进式生长的开放知识空间
  • Building a Second Brain: CODE方法(Capture/Organize/Distill/Express)

🔄 信息流动

📥 Inbox → 🃏 Cards → 🗺️ Atlas / 🗂️ Spaces
    ↓           ↓              ↓
📚 Sources ← 处理整理 ← 🍀 花园导览

💡 使用建议

  1. 新手入门: 从 🍀 花园导览 开始,了解整体架构
  2. 日常使用: 新想法先放 📥 Inbox,定期整理到对应文件夹
  3. 知识建构: 在 🃏 Cards 中培育想法,成熟后移至 🗺️ Atlas
  4. 项目管理: 用 🗂️ Spaces 的PARA结构管理具体行动
  5. 持续维护: 定期回顾和重构,保持知识库的活力

提示

每个文件夹都有对应的详细说明文档,点击上方链接可以查看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最佳实践。

up:: ACCESS 笔记组织法